本文農資網分享“打馬鈴薯吡蟲啉用量(吡蟲啉灌根用量是多少)”!
點擊右上角【關注】,掌握更多種植技術,實現豐產豐收!
大家好,我是先正達翼選的皮皮蝦。在馬鈴薯的種植過程中,難怪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害和蟲害,很多農民朋友不懂怎么用藥,沒有及時用藥,這往往導致后期產量受到嚴重影響。其實馬鈴薯的病蟲害防治并不困難,只要我們準確識別病害和蟲害的癥狀,對癥下藥即可。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詳細講解馬鈴薯病毒病和蚜蟲的防治方法,一起來看看吧。
一、病毒病
1.發病癥狀
馬鈴薯病毒病主要發生在馬鈴薯塊莖生長期和苗期,癥狀相對比較復雜多樣,發病一般會減產20%-50%。葉片感病后,會出現不同的癥狀,常見為三種,分別是花葉型、卷葉型、壞死型。
花葉型
花葉型病癥如其名字般,會出現深綠、淺綠、黃綠顏色相間的斑駁花葉狀,后期發病嚴重時葉片會皺縮變??;卷葉型病癥葉片邊緣向上卷曲,顏色變為淺綠,葉片背面會變為紫紅色,當我們用手摸時,會感覺葉片表面有一層蠟質;壞死型病癥是葉脈葉柄處會出現褐色病斑,葉片會萎蔫脫落。
卷葉型
2.發生條件
病毒常常在病薯內越冬,主要通過帶病毒的種薯傳給下一代植株,除此之外,只要田間有病毒,蚜蟲及汁液摩擦都可以傳播給臨近植株,如果沒有及時預防,當溫度處于25攝氏度時,或者干旱季節時,馬鈴薯病毒病可以迅速在田間蔓延,造成大面積感染。
3.防治方法
①種植管理。上文中我們可以知道,選用抗病無病的種薯十分重要,可以在源頭控制病毒的存在;在發生后,田間所有感染的受害植株要進行拔除,并進行統一填埋,以保證消滅病源。
②化學防治。在出苗后可選擇噴灑1.5%植病靈乳劑1000 倍液或20%病毒A 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來進行有效預防;如果不幸感病,在發病初期噴灑鹽酸嗎啉胍或20%嗎胍·乙酸銅、氯溴異氰尿酸等藥劑。
二、蚜蟲
蚜蟲是馬鈴薯種植過程中最常見也是危害極大的害蟲,繁殖能力非常強,體形細小,綠色橢圓形狀。當田間濕度較大,溫度為20攝氏度時,馬鈴薯容易大面積爆發。它會附著在葉片上吸食葉片中的汁液和大量養分,葉片由此發黃卷皺干枯,嚴重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。另外,除了蚜蟲自身對植株的影響外,它還會傳播其他病毒,例如上文中提到的病毒病。
防治蚜蟲我們可以通過物理和化學方法兩方面結合防治。我們可以在田間插掛黃板色誘防蟲,每畝地放置15張,黃板應高出植株頂部20厘米左右;我們可以適當噴施藥劑,定期使用吡蟲啉類殺蟲劑、高效氯氰菊酯等低毒農藥進行葉面噴霧,注意要交替用藥。
版權聲明
1.本站遵循行業規范,轉載稿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;2.本站原創文章,請轉載時注明來源(打馬鈴薯吡蟲啉用量(吡蟲啉灌根用量是多少):http://www.my1ofakindevent.com/nongyao/49360.html );3.網絡文章可能會經編輯修改或補充。